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装饰也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木门当属其一。目前木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涂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漆病,其中有涂装工艺的原因,涂装技术的原因和涂料产品的原因。在涂料产品方面整理出以下几类:
一、气泡
1、病状:涂层表面呈现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气泡。
2、原因:
a、导管深的木材没有很好的填充,如OAK(橡木、柞木)等;
b、稀释剂的挥发速度太快;
c、木材的含水率过高。
3、解决方案:
a、加强导管的填充,底漆施工前建议先施工一次封闭底漆;
b、换季时应调换与季节相符的稀释剂;
c、施工前应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10%以内。
备注:已有气泡的产品在前一道要彻底砂光再进行喷涂!
二、针孔
1、病状:在底漆或面漆喷涂后,涂层表面呈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孔症状。
2、原因:
a、涂料粘度过高或一次性喷涂过厚,致使内部的溶剂无法挥发;
b、前一涂层干燥不彻底,下一道涂层又干燥太快;
c、烘房的温度过高,或喷涂后还没表干就放入烘房;
d、双组分涂料的固化剂添加过多。
3、解决方案:
a、涂料的粘度要调至16 "——17 ",但一次性不宜喷涂太厚,一般喷涂一个或一个半“十”字为佳;
b、多次喷涂时,涂层之间的干燥时间要充分;
c、烘房的温度不宜过高,必须表干后方能放入烘房;
d、使用双组分涂料时,必须按照配比说明配比。
备注:已有针孔的产品,必须在喷涂前,彻底研磨平整!
三、桔皮
1、病状:涂膜表面呈现出类似桔子皮的皱纹。
2、原因:
a、涂料所调的粘度过高;
b、稀释剂挥发太快使涂料成膜快而不能及时流平;
c、涂层之间砂光不彻底。
3、解决方案:
a、涂料所调的粘度应符合要求;
b、使用符合季节的稀释剂,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慢干水;
c、把空压机的压力调至标准范围内,保持气压适中状态;
d、多次喷涂要保证涂层之间的砂光效果。
四、流挂
因为市场还没有实木门专用涂料,所以绝大多数厂家仍在使用传统的家具涂料。在涂装时,不能够一次性同时涂装木门的正反面,须等到正面的漆膜表干后才能施工背面。这样不但耽误了生产时间而且在涂装背面时,雾化的漆液会污染刚表干的正面,从而造成正面起麻点漆膜,手感不好;如果喷涂好正面后,立即喷涂背面,没有表干的正面则会出现流挂,所以施工难度很大。这时除改进生产工艺外,最直接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涂料产品。
五、起豉下陷
木材导管起鼓下陷,是目前实木涂装中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的西北、东北地区更易出现。现象是当素材做好的底漆打磨后,再喷涂面漆时木材的表面木纹,也就是导管会大量地向上冒,使木纹鼓起。待到面漆表干后,随之出现大量的下陷,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涂装效果。
针对起鼓现象,我们通过正交试验发现首先固化剂固含量以及固化剂和树脂的搭配是直接导致起鼓下陷的主要原因。使用固含量较低的固化剂除了使漆膜硬度差之外还容易引起起鼓下陷等弊病。其次就是底漆干燥不足。涂装时导管中的漆膜比表面的漆膜要厚,如果底漆没有完全干燥,喷上面漆后会使导管中没有干透的底漆重新溶解,轻则导致起鼓下陷的发生,重则引起咬底等。
六、硬度较差
对于漆膜的硬度,以前只有办公台面才会选用硬度好的家具涂料产品,现在消费者对实木门产品的漆膜硬度要求普遍较高。个别木门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选用质量档次较低的涂料产品,更有甚者,擅自改变涂料各组分的搭配,放弃涂料厂家配套的固化剂而采用廉价质低的固化剂。
下游的化工材料价格暴涨,TDI、溶剂、苯酐是每天一个价,从而使很多的固化剂厂家,通过降低固化剂的固含量来降低成本。如果用这种固化剂,将达不到-OH和-NCO的最佳比例,少许树脂得不到反应,从而影响到漆膜硬度。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家具厂家配套使用涂料及其辅助产品。